公務員面試熱點:提升幸福指數需要正視“煩惱指數”2 N1 m! n0 M+ h1 h
作者:濟南華圖 來源:人民網
' o* U7 b8 K7 b1 q近些年來,隨著各地紛紛打起“幸福牌”,人們對“幸福指數”已經不陌生了。然而最近,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聯(lián)合招聘機構進行調研,推出了全國28個大中城市的“煩惱指數”(平衡指數)。數據顯示,各城市白領平均指數為48.22,普遍“比較煩”。( b) b" h8 N9 f7 T. u
北大推出的“煩惱指數”,主要以城市白領為調查對象,總結出工作任務重、人際關系欠佳、角色模糊和沖突、職業(yè)發(fā)展焦慮等六大壓力源,反映了在經濟快速發(fā)展、社會急劇轉型的背景下,人們工作和生活面臨的困境、思想和觀念上存在的困惑。與這樣的調研結果相呼應,是職場上普遍存在的過度加班、不時發(fā)生的“過勞死”等現象,是路怒族、網絡暴力、戾氣怨氣所折射出來的心理失衡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“煩惱指數”也是一種生存指數、發(fā)展指數,是全面客觀把握社會現實的必要參照。9 a$ k0 d4 |" f, [$ f2 ~ `5 m3 Y
于個人而言,學會調整心態(tài)、釋放壓力,在追求物質成功的同時也注重心靈成長,在關注個人利益的同時也重視與他人的合作共贏,在批評社會弊端的同時也對社會發(fā)展的復雜性有所認識,才會讓心靈逐漸和諧、言行趨于理性。于整個社會尤其是政府部門而言,正視“煩惱”背后的社會問題,大力維護勞動者權益,營造公平競爭的舞臺,拓展個人全面發(fā)展的空間,積極改善民生,緩解物價房價、醫(yī)療教育等方面的生活壓力,才能有效疏導公眾情緒,為涵養(yǎng)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(tài)提供堅實土壤。: {% z K6 j6 q2 G# X
|